1分钟了解手足口病
|
病原体:
|
柯萨奇病毒A16型&.肠道病毒71型等;
|
传染源:
|
手足口病硬性感染者(成人)、患者;
|
传播途径:
|
患者及阴性感染者的鼻涕、痰液、唾液、疱疹液、粪便等;
|
潜伏期:
|
3-5天,病程5-10天;
|
临床表现:
|
嘴巴痛、厌食、低热以及手、足、口等部位出现红色斑丘疹、疱疹或溃疡;
|
并发症/预后:
|
预后良好,但个别儿童可伴发无菌性脑膜炎、脑炎、心肌炎等;
|
注:疱疹性咽峡炎与手足口病是一种病毒,因此也需要进行隔离治疗。
|
手足口病期间饮食要点:
第一阶段:病初。 嘴疼、畏食。饮食要点:以牛奶、豆浆、米汤、蛋花汤等流质食物为主,少食多餐,维持基本的营养需要;
第二阶段:烧退。 嘴疼减轻。饮食以泥糊状食物为主。举例:牛奶香蕉糊。牛奶提供优质蛋白质;香蕉富含碳水化合物、胡萝卜素和果胶,能提供热能、维生素,且润肠通便;
第三阶段:恢复。 饮食要多餐。量不需太多,营养要高。如鸡蛋羹中加入少量菜末、碎豆腐、碎蘑菇等;
饮食禁忌:
1.
禁食冰冷、辛辣、酸咸等刺激性食物。
2.
治疗期间应注意不吃鱼、虾、蟹。
父母应该如何护理:
1. 洗手—— 饭前便后、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婴幼儿洗手;
接触儿童前、替幼童更换尿布、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,并妥善处理污物;
2. 饮食—— 不要让婴幼儿喝生水、吃生冷食物;
3. 预防—— 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婴幼儿到人群聚集、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,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,居室要经常通风,勤晒衣被; 避免接触患病婴幼儿;
4. 消毒—— 父母要及时对患儿的衣物、床品进行晾晒或消毒;
对患儿粪便及时进行消毒处理;
轻症患儿不必住院,宜居家治疗、休息,以减少交叉感染;
婴幼儿使用的奶瓶、奶嘴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消毒;
5. 就医—— 婴幼儿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。
本园的预防措施:
1.
高度重视,严格晨午检,对疑似手足口病或疱疹性咽峡炎的幼儿进行及早隔离或请回家休息;
2.
强化全园卫生消毒工作;对于已经发现手足口病例的中一班进行停班、每日进行加强消毒;
3.
取消走班活动,一切混班游戏暂停,切断传播途径;
近期手足口病形势严峻,有这些事情需要家长配合:
1.
近期各类传染病高发期,为预防传染病在幼儿园传播,保护易感幼儿,请家长重视传染病预防和控制工作:对于晨检中发现疑似手足口病、疱疹性咽峡炎等幼儿需要请您带到医院治疗或回家休息;
2.
要多留意幼儿身体情况,主要观察有无发热、疱疹情况,如果有应暂缓入园,并及时到妇儿医院确诊。
3.
不带孩子去接触公共环境,不玩或少玩公共玩具或器械;近期尽量避免接触休息在家的孩子,减少感染几率;
案例分析:
案例1:
比如在幼儿园里,患手足口病的小朋友A用擦了鼻涕或口水的小手玩了小皮球,当A把小皮球传给另一个小朋友B时,病毒也就跟随小皮球传到了小朋友B的手,甚至可能遍布全身。→勤洗手很重要!!!
案例2:
患手足口病的小朋友A不小心在楼道呕吐,清洁工用拖把将地面打扫干净然后再用同一个拖把去打扫其他地方,呕吐物里所携带的病毒就随之传播到了其他地方。→卫生用具消毒很重要!!!
手足口病虽然传播快、并发症多,但只要勤洗手、讲卫生,完全可以做到有效预防,家长不用恐慌。